美白成分--麴酸(Kojic Acid)

麴酸,亦作曲酸鞠酸,是一種化學螯劑,有多種真菌會分泌,特別是米麴菌(Aspergillus oryzae)[2]。 麴酸是一種在製造清酒日本米酒時,大米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。

麴酸亦有用於生產美白產品,它也可用於皮膚疾病,如黃褐斑;但由於會引起部份人的皮膚敏感,所以並不適用於所有人。

早在很久以前,麴酸(Kojic Acid)就被發現有抗細菌以及黴菌的作用,用來作為食物保存的成分物質。1982年,日本人發現麴酸和維生素C的混合物,可以防止產品變成黑褐色,因此他們就被使用在一些植物及水產品的保存上,像是蝦蟹類等產品,麴酸的使用可以讓他們保持鮮豔的紅色。

原理 麴酸的分子量大約在142左右,它是一種水溶性的成分物質,在肌膚保養領域裡頭,是一種不錯的鉻胺酸酵素抑制劑。經過許多的研究發現,麴酸的美白作用主要是會跟鉻胺酸酵素中的銅離子結合,而抑制了鉻胺酸酵素的活性,因此會減少鉻胺酸轉變成黑色素的量,進而達到美白淡斑的效果。
由於有些膚質對於酸類的成分本來就容易產生敏感現象,就目前台灣衛生署的規定,2%的麴酸是一般化妝保養品可以使用濃度的極限。

功效 1 .能抑制與排除麥拉寧色素 2 .淡化因日曬所產生的斑點
3 .抑制黑色素

菌類的一種,具有溫和的抗菌能力,常用於化妝品中作為保持或改變顏色用途,例如增加臉部肌膚的明亮度[1]。日本厚生省曾因安全性之顧慮(白老鼠食用後出現肝臟病變),一度公告禁用此成分,而後又再度開放。
美白成份,衛生署規定濃度限量為2%[2]。光安定性低,若無其他成分輔佐,不適用於日間型產品中。
麴酸為r-pyrone 化合物,是由麴黴菌屬(Aspergillus) 和青黴菌屬(Penicillium) 的發酵液中提煉而得,其作用機制為藉由與銅離子螯合(Chelating),而阻止酪胺酸脢的生成,而降低酪胺酸脢活性(黑色素生成過程中,銅離子是催化 功臣,酪胺酸脢的生成需要有銅離子結合,才能有完整活性的酪胺酸脢),麴酸並可阻斷黑色素之中間生成物,達到其抑制黑色素生成、淡化黑斑的美白效果 [3]。 [1] 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, http://en.wikipedia.org.
[2] 行政院衛生署 藥物食品檢驗局資訊網,http://www.nlfd.gov.tw
[3] 楊仁宏,『解開「防曬與美白」的迷思(上)』,仁愛醫訊第十六卷第四期 89 年 8 月刊,http://www.jah.org.tw本資料可引用於任何用途,但須註明出自 CosDNA,並提供連結 http://www.cosdna.com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isa_iv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