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、什麼叫做發燒
發燒的定義並沒有一致,簡單說,肛溫38℃,腋溫或口溫37.8℃以上就可稱為發燒。發燒本身是身體對外來病原體侵襲的一種「正常」反應,會發燒表示身體防禦能力正常。發燒的治療,首在發現引起發燒的原因,而非發燒本身。

<a href='http://ads.epochtimes.com/s1/adclick.php?n=ab997037' target='_blank'><img src='http://ads.epochtimes.com/s1/adview.php?what=zone:46&n=ab997037' border='0' alt=''></a>

許多家長急著要幫小孩退燒,最主要的顧慮是擔心小孩的 頭腦會燒壞,並變成智能不足...等後遺症。這都是由於對發燒認識不清,以訛傳訛所造成的不正確觀念。上述這些症狀並不是發燒本身引起的,而是小孩得了腦 炎,腦膜炎,先天性感染等疾病本身所導致的腦細胞受損,而發燒只不過是伴隨這些疾病的一個症狀罷了。發燒若真的要燒到對腦細胞造成傷害,溫度要達 41.5℃以上才有可能。

二、小兒發燒的原因
造成小兒發燒的原因有數百種,但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(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感冒),普通所謂的鼻炎、喉頭炎、和氣管炎皆可包括在感冒這個病名之內。其次常見的發燒原因有:尿道感染,中耳炎,發疹疾病(麻疹,德國麻疹和玫瑰疹等),腸胃炎,脫水及預防注射。

三、那些嬰孩發燒應特別留意
對於下列情形的發燒,家長不要掉以輕心,更要早些帶給醫師診治:
(1)小於28天的新生兒
(2)高燒超過41℃
(3)發燒合併紫斑
(4)免疫缺損病童
(5)小於3個月之嬰兒
(6)先天性心臟病兒童
(7)惡性腫瘤病童

四、小兒發燒的處理原則
1.不要驚慌(尤其是在三更半夜時),先用溫度計(肛溫者最好)量一下體溫。一般而言肛溫要量1分鐘,腋溫則須量3-5分鐘。通常肛溫會高過腋溫0.5℃左右。

2.發燒時首先要補充水份,最簡單的方法是喝水。嬰幼兒(二歲以下),有時會因水份攝取不夠,引起所謂「脫水熱」,發燒需要多補充水份,但是否需要注射葡萄糖水或食鹽水?祇要能吃下去就沒有必要打針。

3.發燒時,小孩的衣服穿著和平常一樣即可,勿需多添衣服,穿太多衣服,流汗太多,則更容易發生脫水,事實上穿著衣服應減少,以幫助散熱,此外,應天天洗澡,保持乾淨,才不會造成繼發性細菌感染。

4.若小孩體溫於38.5℃以下,可先行給予睡冰枕,洗溫水澡等有助退燒,但不必用酒精擦浴,因使用不當反會引起副作用。

5. 家中應常備有口服退燒藥及肛門栓劑退燒藥。小孩發燒時:如非常不舒服,或體溫>38.5℃,可先予口服退燒藥,如小兒普拿疼。若吃完藥後燒沒退,可先給予 洗溫水澡或服藥後1小時,仍持續高燒沒有流汗等退燒的情形,可以給予栓劑。口服退燒藥與栓劑兩者吸收速度不同,但效果一樣,至於退燒針,則少打為妙:其作 用雖和前兩者相同,但小孩子多受皮肉之痛,並造成兒童對醫護人員恐懼感,且可能造成注射部位纖維化,這是當前家長最應更正的觀念之一。

6.一般而言退燒藥的使用,須間隔4-6小時以上,若能合併使用睡冰枕,洗溫水澡效果更好。

7. 發燒小孩,若已找出病因,則需按時服藥(此時仍會發燒數天),這時退燒已不是最重要:最重要的是觀察小孩徵象,如呼吸困難、腹脹、疼痛、意識變化等。

8. 三更半夜發覺小孩發燒,不必急著找醫師,如果小孩仍能很安穩的睡覺,不如讓他好好休息睡到天亮;或可以直接給予栓塞劑。如果吵鬧不安,可按照上述步驟處理,待天亮後,再帶去看醫師。

9. 嬰幼兒(小於5歲)的發燒常會有熱痙攣(抽筋)的併發症,最常發生於6個月到5歲的小孩,溫度超過38.5℃,常在發燒頭24小時內發生,一般是良性的,抽搐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,有熱痙攣體質的小孩,如果有發燒,應先服用退燒藥,然後立刻求醫。

總之,小兒發燒時不必驚慌,「退燒」並不等於「治病」,找出病因,對症治療,自然會退燒。

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護理部/4C小兒科病房提供(http://www.dajiyuan.com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isa_iv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